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
知识点一、纳税人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一)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纳税义务: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非居民企业。
纳税义务: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知识点二、征税对象与税率
(一)征税对象: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25%,优惠税率为15%、20%,其中:
1、适用15%优惠税率的企业只限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2、适用20%优惠税率的企业分有两种:
(1)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知识点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收入总额——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1、包括: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
(二)准予扣除项目
1、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法律规定不得计算在内的除外;
4、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法律规定不得计算在内的除外;
5、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并按照规定摊销的,准许扣除;
6、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7、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和转让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不准予扣除项目
1、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行政处罚;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四)应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知识点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知识点五、税收优惠
1、国债利息、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等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免税
2、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减计收入
3、税率优惠——20%、15%
4、企业购置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税额抵免
5、企业的研发费用(50%比例)、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100%比例),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加计扣除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