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3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及知识资料讲解(2)

发表时间:2012/12/29 10:04:28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3年统计师考试时间为10月13日,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学习统计师考试课程,全面了解统计师考试教材重点,小编特编辑了2013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数据描述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本节主要介绍定性数据的图表展示方法。定性数据包括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它们的图表展示方法基本相同。通常可以用频数分布表和图形来描述。

一.生成频数分布表

定性数据本身是对事物的一种分类,因此,只要先把所有的类别都列出来,然后统计出每一类别的频数,就是一张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中落在某一特定类别的数据个数称为频数。频数分布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通过它可以观察不同类型数据的分别情况。

二.定性数据的图形表示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可以描绘出它们各类的比例,常用饼图和条形图表示。

(一)饼图

饼图又称圆饼图、圆形图等,它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饼图主要用于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研究。

(二)条形图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述数据多少的图形,用于观察不同类别数据的多少或分布情况。绘制时,各类别可以放在纵轴,也可以放在横轴。

(三)环形图

饼图只能显示一个变量(如年龄变量)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如果我们想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就可以通过环形图来实现。

首先,利用产生频数表的方法先做出分性别的年龄分布表

然后,根据上表再绘制出环形图。

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

一.生成频数分别表

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时,首先是将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再统计出各组别的数据频数即可。

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分组,一般的分组个数在5—15之间。

其次,要确定组距。所谓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每组最大值称为该组上限,最小值称为该组下限。则组距等于上限与下限之差,即

组距=上限-下限

在确定组距是,一般应掌握的原则:一是要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如果不能正确反映各部分质的差异,必须重新分组。二是要能准确地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

在确定组距时,在研究的现象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而当研究的现象变动很不均匀时,例如急剧的增长或急剧的下降,波动的幅度很大时,则一般采用不等距分组。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组的组距。

最后,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及频数分布表。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

二.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

常用来表述定量数据统计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

(一)直方图

对于一个定量数据,直方图是一个常见的而且非常重要的图形。它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指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这样,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

(二)折线图

折线图是利用线段的升降来说明现象变动的一种统计图,它主要用于表示现象的分配情况、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和两个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等。

(三)散点图

散点图能反映两个变量的关系,判断其变化的方向是否相同

应特别注意各种图表的生成方式和运用。

相关文章:

2013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及知识资料讲解汇总

2013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知识指导汇总 

更多关注:2012年统计师考试成绩查询 合格标准 报考条件 考试培训

(责任编辑:xll)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统计师

        [协议护航-退费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48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统计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2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统计师

        [丰羽计划-畅学班]

        4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1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

      各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