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实务预习讲义第五章(2)

发表时间:2012/3/29 11:32:58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主要介绍2012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工作实务 第一节财务统计精选讲义,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统计师考试的相关重点!!

第二节 财务统计

财务统计是连接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它通过搜集和整理不同类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统计资料,一方面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另一方面也为宏观、微观两个领域的经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我国财务统计是伴随着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尽管目前仍没有经常性的专项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但有一些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如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经常性统计中,已纳入了财务统计报表或统计指标。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均设置了独立的财务报表;对规模以下的企业也设置了部分财务统计指标。

账务统计根据会计制度的不同,分为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两大部分。

一、 企业财务统计

企业财务统计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企业损益财务统计以及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等三方面内容。

(一)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状况,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 资产合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税项。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数。

(2) 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3) 短期投资:指企业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的期末数。

(4) 应收账款(净额);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到的款项。该指标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年末数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账款净额”年末数代替。

(5) 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围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末数填列。“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

(6) 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该指标数据取自工业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项目的期末数。

(7) 在建工程:指建筑企业在报告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和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该指标数据取自施工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项目的期末数。

(8)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该指标数据可根据企业会计各月“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之和÷24

(9) 长期投资:指企业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和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该指标数据取自会计“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10) 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目期末数。

(11) 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时实际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或通过固定资产重估价所确定的固定资产重置价值总额。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

(12)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价:指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该指标数据通过对企业会计“固定资产”科目进行适当分类和归并后取得。

(13) 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

“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目的期末数。

“本年折旧”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目。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列。

(14)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指工业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固定资产净值的平均余额。该指标数据可根据工业企业会计各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净值”项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之和÷24、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15)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辩认无形资产。可辩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辩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的期末数。

2.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2) 流动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3) 长期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1)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资产扣除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期末数。

(2) 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该指标数据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期末数。

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它们分别以国有资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其他法人单位所有资产、社会个人或本企业内部职工的个人合法财产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外国投资者所有资产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这些指标数据通过对企业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进行适当分类和归并后取得。

4. 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

(二) 企业损益财务统计

企业损益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是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计算增加值的基础资料。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1.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

(责任编辑:xll)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统计师

        [协议护航-退费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48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统计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2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统计师

        [丰羽计划-畅学班]

        4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1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

      各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