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统计师考试时间为10月13日,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学习统计师考试课程,全面了解统计师考试的教材重点,小编特编辑了2013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需求法则和需求曲线所表明的是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把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恩格尔曲线。
(1)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曲线。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他们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时,消费者只能更多地购买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而当人们的收人水平大幅度提高时,人们就会减少对低档商品的购买,转而增加对高档商品的消费。这时,一部分正常商品就可能成为低档商品,而一部分低档商品则可能成为吉芬商品。当然,某些高档商品则可能成为炫耀性商品。如果用横轴表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I),用纵轴表示消费者对正常商品或低档商品(X)和高档商品(Y)的需求量,就可以得到两条不同的恩格尔曲线。
(2)恩格尔系数: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为:
用恩格尔系数可以分析一个家庭或国家的贫富程度。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就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水平就越高。据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高于60%,即为绝对贫困;如果在50%~60%之间,则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生活富足,30%以下则为生活富裕。这是因为,在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不得不将其收入的大部分甚至决大部分用于购买食物,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当收入水平较高时,人们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额虽然不会减少甚至增加,但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会变小,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衣服、汽车、住房和外出旅游。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并通过变动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也称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进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增加的方法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而实行的扩张经济的政策。因此,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样,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是通常在GDP出现负缺口,失业增加的时候被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也称紧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进而减少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的方法来达到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价格水平的目的而实行的紧缩经济的政策。因此,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样,紧缩性货币政策通常也是在GDP出现正缺口,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被采用。
货币政策有三个重要政策工具: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再贴现率,三是公开市场业务。上述三个货币政策工具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通常被称为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称法定存款准备率,是由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货币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减少,从而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货币数量相应增多;二是货币乘数会变大。因此,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还会导致利率的降低。显然,这会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反之,如果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还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这会导致总需求的减少,并使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相应减少。因此,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就应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反之,若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放款的利率。再贴现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和发放贷款的能力,进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货币政策。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成本就会上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这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规模的减少,从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减少。在此情况下,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市场利率就会上升,市场利率的上升会抑制投资需求进而抑制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减少又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由于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成本下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从而导致贷款规模增加和货币供给增加。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利率会下降,市场利率的下降又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以及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显然,如果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应提高再贴现率;反之,若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应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时,就等于向货币市场注人基础货币,如果这些货币流人到社会中,例如流人到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中,会直接增加货币供给量;如果流人到商业银行,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则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多倍增加。在货币供给增加而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利率下降,从而引起总需求的增加,并进而引起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反之,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无论这些证券被家庭部门还是企业部门或者被商业银行购买,总会有相应数量的货币回笼,从而减少货币供给并引起利率上升,并进一步导致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以及就业的减少。因此,当政府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干预经济时,通常要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反之,如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就会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除包括上述三个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外,还包括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是:(1)不动产信用控制,即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放款方面进行限制;(2)消费者信用控制,即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信贷条件的控制;(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即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的控制。
除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外,还有其他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如道义劝告。所谓道义劝告,就是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权威,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发放贷款的数量和投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的目的。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可以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以刺激经济增长;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可以告诫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收缩贷款规模,以抑制经济过热。
相关文章:
更多关注:2012年统计师考试成绩查询 合格标准 报考条件 考试培训
(责任编辑:xll)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统计师
[协议护航-退费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统计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12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统计师
[丰羽计划-畅学班]
4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