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1年中级审计《专业知识》章节考点:流动资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5/3 10:11:50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知识点:现金管理

现金持有的目的

交易性:需要满足日常业务(如货款支付、债务偿还)的现金支付需要

预防性:需要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需要,与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

投资性:需要置存现金用于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如:廉价原材料、价格有利的有价证券等

【提示】由于企业可以用相同的现金余额同时达到几种目的,因此无须分别计算各种所需的现金余额,也不能将几种需求量简单相加。

2.现金管理目标

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权衡,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及偿债的前提下,将现金余额降低到足以维持企业营运的最低水平,并利用暂时闲置的现金获取最大收益。

知识点: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成本与管理目标

1.应收账款(赊销)的功能:促进销售、减少库存

2.应收账款的成本——赊销的代价(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1)机会成本:因资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率

②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提示】应收账款占用资金不是尚未收回的款项(应收账款余额),而是企业为获取赊销款项而垫付的资金,通常按照赊销款项中的变动成本(赊销额变动所引起的增量资金)计算。

③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账期=年销售额/360×平均收账期=年销售额/(360÷平均收账期)=年销售额/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中:平均收账期一般是指各种收账期的加权平均数。

(2)管理成本

①调查顾客信用情况的费用

②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

③账簿的记录费用

④收账费用

⑤其他费用

(3)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发生的损失,一般与应收账款发生的数量成正比。

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3.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实现信用销售的功能与成本的平衡

(1)赊销增加→利润增加→与赊销相关的成本增加;

(2)如果利润的增加大于相应的成本增加,增加赊销是合算的;反之则不合算。

(二)信用政策及其财务评价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与收账政策三个方面。

1.信用标准

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用预计坏账损失率表示。

制定恰当的信用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信用的边际成本VS增加的销售额的边际利润

信用标准严格→减少销售额和利润→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及收账成本;反之类推。

(2)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政策

(3)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4)客户的资信级别

取决于5个方面(5C系统):客户的信用品质(首要因素)、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

2.信用条件

其含义是:自销售成立之日起,30天内付清全款;若10天内付款,可享受货款额2%的现金折扣。

(1)信用期限:企业要求客户付款的最长期限。如:n/30,表示自销售成立之日起,客户应在30天内付清全款。

①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刺激销售,但相应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并可能加剧坏账风险。

②最优信用期限根据销售增加为基础的边际收入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确定。

(2)现金折扣期与现金折扣率

①现金折扣:企业为吸引顾客提前付款而给予的折扣优惠。

②现金折扣期是可以获得现金折扣的付款期限;现金折扣率是指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付款可以少付的货款比率。如:2/10,表示自销售成立之日起,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货款额2%的现金折扣。

③提供现金折扣的目的:吸引一批视现金折扣为减价出售的新顾客;继续吸引一些老顾客专门为享受现金折扣而提前付款。

3.收账政策:债务人违反信用条件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合理的收账策略应该使坏账和机会成本的减少大于收账成本的增加额。

知识点: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成本

1.订货批量决策:进货次数(批次)与每批订货量(批量)的权衡

2.存货的成本

(1)取得成本=订货成本+采购成本

订货成本:为订购材料、商品而发生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每次发生额相等,与每次订货数量(批量)无关,一定时期的(变动)订货成本总额与订货次数成正比。(变动)订货成本为经济批量决策相关成本,大批量采购(增加批量)可以减少订货次数,从而降低一定时期的订货成本总额

采购成本购:买存货本身而支出的成本,由买价、运杂费等构成,在全年总采购量一定的情况下,属于经济批量决策无关成本

(2)储存成本

在物资储存的过程中发生的资金占用费或机会成本、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存货残损霉变损失等。

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储存量(批量/2)成正比,属于经济批量决策相关成本,如存货资金占用费、存货残损霉变损失、保险费等

固定储存成本:如仓库折旧费、仓库职工的月固定工资等,属于决策无关成本

(3)缺货成本

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

(二)经济订货批量

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前提假设:

(1)能够及时补充存货;

(2)所订购的全部存货能够一次到位,不需陆续入库;

(3)没有缺货成本;

(4)没有固定订货成本和固定储存成本;

(5)需求量稳定且能准确预测;

(6)存货供应稳定且单价不变;

(7)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为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2.经济订货批量

一定时期(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总和最低(或:使二者相等)的采购批量。

(1)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间此消彼长

订购的批量大,储存的存货就会多,会使储存成本上升,但由于订货次数减少,会使订货成本降低。即:

编辑推荐:

2021年中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章节考点汇总

2021年审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2021年审计师考试报考条件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审计师

        [协议护航班]

        3大核心课程 4大经典课程深度伴学服务协议退费

        18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审计师

        [冲关畅学班]

        8h考点串讲 4大经典课程深度伴学服务协议续学

        880起

        初级 中级

        753人正在学习

      各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