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常用消除方法
1、 误差的概念: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2、 误差的分类
⑴.根据误差表示方法的不同,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实测值与被测量之量的真值之差。其性质为:它是有单位的,与测量时采用的单位相同。它能表示测量的数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以及偏离程度。它不能确切地表示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真值(或实际值)的比值。其性质为:它是无单位的,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而且与测量时采用的单位无关。它能表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它能表示测量的精确程度。通常都用相对误差来表示测量误差。
⑵.误差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粗误差)。
系统误差:指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决定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
随机误差:指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决定测量结果的“精密”程度。
含有过失误差的数据是不能采用的,必须剔除。
3、 误差产生的原因
装置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
4、 常用消除方法
系统误差:交换法、抵消法、代替法、对称测量法和补偿法。
随机误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