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089

发表时间:2014/3/4 17:14:04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089

   第10章创伤与烧伤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29.创伤组织不完全修复主要是由何种细胞增生来完成?
   A.原来性质的细胞
   B.肌成纤维细胞
   C.纤维细胞
   D.成纤维细胞
   230.下列哪项不是组织修复塑形阶段的病理变化?
   A.胶原纤维交联增加
   B.胶原纤维被蛋白酶水解
   C.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胶原
   D.伤口粘蛋白减少
   231.影响伤口愈合最常见的局部因素是
   A.伤口异物存留
   B.伤口坏死组织多
   C.伤口感染
   D.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32.否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是
   A.维生素C缺乏
   B.伤口放置引流管
   C.免疫功能低下
   D.低蛋白血症
   233.关于创伤急救的原则,譬曝的是
   A.应优先处理致命伤
   B.对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必须平卧硬板床
   C.昏迷病人为防止呕吐物导致窒息,可靠的方法是放置胃管
   D.包扎伤口可减少污染、压迫止血
   234.关于止血带的应用,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一般用于四肢大出血
   B.缚扎不能过紧
   C.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
   D.每隔1小时放松l0分钟
   235.破伤风抗毒素应于伤后多长时间注射才能有效?
   A.4小时内
   B.6小时内
   C.8小时内
   D.12小时内
   236.成人右下肢烧伤,烧伤面积为
   A.17%
   B.19%
   C.23%
   D.46%
   237.下列哪项不是深Ⅱ烧伤的特点?
   A.有皮肤附件残留
   B.有大水疱形成
   C.创面红白相间
   D.3~4周愈合
   238.下列哪项对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不大?
   A.燃烧现场相对密闭
   B.咳出炭末痰
   C.呼吸急促
   D.鼻毛烧伤
   239.吸人性损伤的急救,应着重关注的问题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以6%计人体表面积,增加补液量
   C.有无休克
   D.每小时尿量
   240.大面积烧伤24小时内对病人最大的威胁是
   A.急性肾衰竭
   B.失液性休克
   C.ARDS
   D.Curling溃疡
   241.大面积烧伤最主要的死因是
   A.休克
   B.急性.肾衰竭
   C.感染
   D.MODS
   242.沂代烧伤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
   A.革兰阳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革兰阴性杆菌
   D.革兰阴性球菌
   参考答案:
   229.D 230.C 231.C232.B 233.C 234.D 235.D 236.C 237.B 238.C239.A 240.B 241.C 242.C
   229.D 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再生增殖、充填、连接或替代损伤后的缺损组织。理想的修复是组织损伤后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称完全修复。但多数情况下是不完全修复,即组织损伤不能由原来性质的细胞修复,而是由其他性质的细胞(常是成纤维细胞)增生替代完成。
   230.C 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局部炎症反应阶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组织塑形阶段。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胶原(C)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的表现。ABD都是组织塑形阶段的病变。
   231.C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ABCD都属于局部因素,其中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局部因素(C)。细菌感染可损害细胞和基质,导致局部炎症不易消退,甚至形成化脓性病灶,这些均不利于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232.B ①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低下、VitC缺乏和低蛋白血症等都是影响创伤愈合的全身性因素。②伤口适当放置引流管,并及时拔除,可减少渗液及切口感染的机会,并不影响伤口愈合时间。
   233.C 创伤急救时,对于昏迷病人为防止呕吐物导致窒息,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不是放置胃管。事实上,为防止窒息,放置胃管有何用?
   234.D 使用止血带时,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D错),且使用时间一般不能超过4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ABC均正确。
   235.D 破伤风抗毒素(TAT)必须在受伤后l2小时内注射才能起到预防作用。
   236.C 双下肢烧伤面积:5%(双臀)+21%(双大腿)+13%(双小腿)+7%(双足)=46%。右下肢烧伤面积=23%。
   237.B
   238.C 吸人性损伤的诊断标准为:①燃烧现场相对密闭;②呼吸道刺激,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不是呼吸急促,C错),肺部可能有哮鸣音;③面、颈、口鼻周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
   239.A 吸入性损伤的急救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患者窒息死亡,因此应及时行气管切开,不应等到呼吸困难时才行气管切开。
   240.B 大面积烧伤早期最大特点就是体液渗出。渗出在伤后2~3小时最急剧,8小时达高峰,持续36~48小时。由于烧伤早期大量渗出,故可导致失液性休克。因此伤后24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失液性休克,早期治疗的重点是抗休克。
   241.C
   242.C 在烧伤死因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占51.8%。感染途径包括:①内源性感染:由于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受损,肠道细菌移位,故肠源性感染为主要来源。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多发生在烧伤后48~72小时。②医源性感染,如静脉导管感染等。③外源性感染。 编辑祝各位好运!

(责任编辑:liushengbao)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