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必看精选4

发表时间:2012/11/27 8:45:3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备考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中大网校编辑根据2012年会计职称考试大纲特别整理了会计职称考试 经济法基础》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帮助大家提前掌握和复习会计职称考试要点,以备迎接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掌握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税目和计税依据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五)熟悉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六)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七)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本章考情分析

主要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税目和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计算,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税收减免;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以及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考题中涉及本章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重点一、个人所得税概念P116

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P117

1.实行分类征收;(将个人取得的所得划分为11类,如个人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按照不同的类别扣除不同的费用)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薪金所得累进税率,劳务报酬等比例税率)

3.费用扣除额较宽;(薪金3500,劳务报酬800/20%)

4.计算简便;(总额扣除法,比企业所得税计算简便)

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如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重点)

重点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P118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除外)。具体来讲,是指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同胞及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等。

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2、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重点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二、所得来源地确定:我国根据所得来源地判断经济活动的实质。P121

难点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目P122-131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大致可以分为11个税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

3、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

重点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P131

难点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P13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 35%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稿酬所得适用税率P132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即只征收70%的税额, 其实际税率为14% 。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P132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重点一、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P133

1、收入的形式

2、费用扣除的方法

难点二、个人所得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P134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为3500元)后 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定额扣除)

注 意:外籍人员、外籍专家;在境外任职的中国公民;扣除标准:月扣除4800元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 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核算)

三、其他费用扣除规定:对于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基本规定:限额扣除法P137

对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公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 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四、每次收入的确定P138

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7项所得,都按每次取得的收入计算征税。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难点应纳税额计算P139-143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费用标准)×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纳税义务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 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者: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比照执行。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1)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在受赠和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按相关规定处理。

十、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十一、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重点十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P143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做了一些特殊规定。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重点一、免税项目P147

二、减税项目P148

三、暂免征税项目P148

第八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重点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P151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扣代缴,二是自行纳税申报。此外,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征管效率,方便纳税人,对个别应税所得项目,采取了委托代征的方式。

二、纳税期限P151

一般情况下,纳税人应在取得应纳税所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所得并缴纳税款。

纳税期限的最后1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1日。对纳税人确有困难,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三、纳税地点P153

相关文章:

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师考点必看精选

2012年会计职称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关注:(责任编辑:xll)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

        [考霸尊享班-协议退费]

        9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2980

        了解课程

        677人正在学习

      • 初级会计职称

        [考霸特训班]

        7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2080

        了解课程

        549人正在学习

      • 初级会计职称

        [考霸通关班]

        5大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校方服务

        980

        了解课程

        37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