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由()管辖。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B.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C.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D.仲裁委员会由3名仲裁员或1名仲裁员组成
[答案]D
[解析]选项D:仲裁庭(而非仲裁委员会)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3、下列各项中,适用《仲裁法》进行仲裁的事项是()。
A.李甲和李乙间发生的继承纠纷
B.王某不服工商局的罚款决定引发的纠纷
C.A公司和B公司有关买卖合同的纠纷
D.张某与C公司之间有关工资报酬的纠纷
[答案]C
[解析]下列仲裁不适用《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而由其他法律予以调整:(1)劳动争议的仲裁;(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4、甲、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甲选定A仲裁员,乙选定B仲裁员,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首 席仲裁员,3人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应当采取的做法是()。
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按首 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C.提请仲裁委员会集体作出裁决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
[答案]A
[解析]仲裁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 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在本题中,3人组成仲裁庭,形成两种意见,属于存在多数意见的情况,应当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5、有关诉讼时效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消灭,但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B.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
C.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D.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1年内,权利人被义务人控制无法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止
[答案]C
[解析](1)选项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但“实体权利并不消灭”。(2)选项B: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选项D:诉讼时效中止事由应当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才能发生中止诉讼时效期间的效果。
6、下列各项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C.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服的
D.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答案]C
[解析]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
7、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答案]C
[解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8、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法
B.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C.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D.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应当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答案]B
[解析]选项B: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9、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县工商局工作人员王某认为工商局对其作出的警告处分违法
B.某运输企业认为县国税局应当偿还所欠的运输费
C.公民刘某认为县交警大队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违法
D.某社会团体认为省政府颁布的《××规章》违法
[答案]C
[解析](1)选项A:属于内部行政处分,只能申诉解决,不可诉不能议;(2)选项B:属于民事纠纷,应当通过其他民事途径解决,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仲裁;(3)选项D: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提起的行政诉讼。
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该法定期限为()。
A.自被诉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3个月
B.自被诉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个月
C.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
D.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
[答案]D
[解析]直接起诉: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