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题(二)

发表时间:2014/5/6 20:44:15 来源:网络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题(二)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C)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C)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D)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