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核心考点12

发表时间:2014/8/14 15:14: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小编特根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备考重点,希望对您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考试课程有所帮助!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扇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1)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2)情感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即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缉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

(1)教学事项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①引起学生注意→②提示教学目标→③唤起先前经验→④呈现教学内容→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展现学习行为→⑦适时给予反馈→⑧评定学习结果→⑨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师常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

(3)教学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4)课堂教学环境

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5.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②情境教学;③合作学习。

(3)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核心考点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汇总专题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更多关注:教师资格考试介绍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掌上平台

(责任编辑:昆凌)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3580

        了解课程

        456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980起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680

        了解课程

        104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16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

        9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