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核心考点11

发表时间:2014/8/14 15:13:01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小编特根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备考重点,希望对您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考试课程有所帮助!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健康是一种 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1)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2)学习困难综合症;(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

3.心理评估的方法

(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可把测验分成认知测验、人格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

(2)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除了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辅导教师还要运用些专门的技术,如倾听、鼓励、询问、反映。

(3)其他方法

①观察法②自述法

4.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5.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谣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愿则。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③肯定性训练。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核心考点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汇总专题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更多关注:教师资格考试介绍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掌上平台

(责任编辑:昆凌)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3580

        了解课程

        456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980起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680

        了解课程

        104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16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

        9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