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精讲1

发表时间:2014/9/4 16:58:21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

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一)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二是乐;三是射;四是御;五是书;六是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3.古代埃及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偶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其次是骑士教育。中世纪也有世俗教育,学习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术等实用知识,但神学也是主修课程。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电汽化自动化。

(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三)近代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四)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科学技术的革

命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

一、历史上的教育掌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二、教育皂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

法国的卢梭,因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尔》。

进入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他主张的绅士教育。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杜威与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他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儿童从活动中获得经验: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国外新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成果,特别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赞科夫等人的教学发展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理论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学的建设。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精讲汇总

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巩固辅导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更多关注:教师资格考试介绍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掌上平台

(责任编辑:昆凌)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3580

        了解课程

        456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980起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680

        了解课程

        104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16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

        9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