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4.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A.没有规律
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
C.大致相同
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5.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
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和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D.以上表述都正确
6.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知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7.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8.()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
9.由于()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10.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11.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聒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12.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A.动作的概括
B.生活情景的概括
C.情绪性的概括
D.功用性的概括
13.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下列各项表述,()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看见中年女性就叫“阿姨”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15.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A.逐渐分化
B.逐步严谨
C.副词运用
D.语法意识
16.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7.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很不稳定
18.“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1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20.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父亲
B.同龄人
C.母亲
D.教师
参考答案:
1.A【解析】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2.A【解析】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其他认知过程的基础。
3.D【解析】“这儿有个苹果。”体现个体的感知觉。“真香!”体现的是想象。“我要吃!”体现的是需要。“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
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5.C【解析】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6.C【鹪析】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
7.B【解析】同窗情是情感方面的,是情绪记忆。
8.A【解析】题干为想象的定义。
9.C【解析】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识性是受情绪左右的,这主要是情绪的作用。
10.D【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属于思维。
11.D【解析】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12.B【解析】这是幼儿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的概括,是在自己的生活情景之内进行的概括。
13.A【解析】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14.B【解析】能正确地叫“阿姨”不属于语音意识的产生。
15.C【解析】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
16.D【解析】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7.D【解析】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8.D【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一种不良品质,这类家庭中容易出现自命不凡的孩子。
19.B【解析】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20.B【解析】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昆凌)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