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6)

发表时间:2014/10/21 15:04: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大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特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为考生整理了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希望对您全面熟悉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有所帮助!

第七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2.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

3.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善于用启发武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形成著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作用。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3.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E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另外,乌申斯基、布鲁纳等都很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第二,注意启发。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3.讨论法

4.演示法

5.练习法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炭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一)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制的产生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它的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它的优点在于效率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便因材施教和动手能力。

(三)分组教学制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它们的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二、班级授课翩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班级授课的优点

一是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二是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三是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四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有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2,课的结构

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三)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四)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的要求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钻研教材。②了解学生。③设计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①学年教学进度计划。②单元计划。③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

1.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2.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②正确的教学内容。

③恰当的教学方法。

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⑤有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形式

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际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分量适宜,难易适度;规定完成时间。

3.及时批改作业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一、学生掌业评价的概念

二、学生掌业评价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1.测验的质量指标

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2)效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3)难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4)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2.测验的种类

(1)论文式测验

(2)客观性测验

(3)问题情境测验

(4)标准化测验。

(三)调查法

(四)自我评价法

三、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考查

(二)考试

常有:期中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等。

(三)考查与考试的结果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精讲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更多关注:教师资格考试介绍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掌上平台

(责任编辑:昆凌)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3580

        了解课程

        456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980起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680

        了解课程

        104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16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

        9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