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7)

发表时间:2014/10/21 15:06: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大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特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为考生整理了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希望对您全面熟悉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有所帮助!

第八章 德 育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二)学校德育(略)

(三)小学德育(略)

(四)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道德教育

2.政治教育

3.思想教育

二、小学德育意义

(一)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二)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三)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

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

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或热爱态度。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帮助儿童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二是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

三是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帮助儿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是教育儿童在热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帮助儿童逐步树立起尊重、友爱与合作精神。

五是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理想教育

(三)集体主义教育

(四)劳动教育

(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小学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儿童学会善意对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

二是培养儿童的文明行为。

三是养成良好的品质。

第三节 小学德育过程

一、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要素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便是在这些矛盾中展开的。其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一)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多开端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我国小学德育的重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一)导向性原则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第三,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札,欲罢不能。”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第三,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五)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

基本途径是恩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二)课外活动与枝外活动

(三)劳动

(四)少先队活动

(五)班主任工作

三、德育的方法

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

(一)说服法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明确目的性。

第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第三,注意时机。

第四,以诚待人。

(二)榜样法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选好学习的榜样。

第二,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第三,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锻炼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严格要求。

第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陶冶法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创设良好的情境。

第二,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第三,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五)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运用奖劝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第二,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第三,注重宣传与教育。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精讲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方省考通关取证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9大报考基本须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两学版)招生方案

更多关注:教师资格考试介绍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掌上平台

(责任编辑:昆凌)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3580

        了解课程

        456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980起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680

        了解课程

        104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16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

        9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