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70岁,高血压病20年,近日血压140/90mmHg,糖尿病10年,1周来发生心前区疼痛,闷胀痛多持续1~2分钟,经休息可缓解,1天来心前区痛持续6小时不缓解,精神烦躁,恶心呕吐一次,故急送医院。测BP130/90mmHg,心电图示V1-5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Q波,心肌酶升高,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吗啡止痛,胸痛逐渐减轻。心电监护可见室性早搏,每分钟4~5个,BP130/90mmHg。急诊护士经评估后,找出目前危害病人生命的护理诊断是
A.疼痛
B.潜在并发症:室颤
C.恐惧
D.气体交换受损
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入院时心前区疼痛不缓解,入院后给予吗啡,胸痛已减轻,而心电监护出现室性早搏,且较多4~5个/分,故目前威胁病人生命的首位护理诊断是潜在并发症室速或室颤。
2.患者,男,70岁,高血压病20年,近日血压140/90mmHg,糖尿病10年,1周来发生心前区疼痛,闷胀痛多持续1~2分钟,经休息可缓解,1天来心前区痛持续6小时不缓解,精神烦躁,恶心呕吐一次,故急送医院。测BP130/90mmHg,心电图示V1-5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Q波,心肌酶升高,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吗啡止痛,胸痛逐渐减轻。心电监护可见室性早搏,每分钟4~5个,BP130/90mmHg。责任护士给予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绝对卧床休息
B.继续心电监护并遵医嘱静注利多卡因
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
D.吸氧4-6升/分钟
E.嘱病人饮水比正常人要少,以减轻心脏负担
参考答案:E
解析:
护理措施中,让病人多饮水,补充血容量,此项对目前处于心律失常情况的患者不合适,且患者血压尚好,无脱水表现。
3.急性心梗发病24~48小时起有发热,体温38℃左右,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发热原因是由于
A.肺部感染
B.心肌坏死组织吸收
C.胃肠道脱水
D.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E.体温中枢供血不足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梗于发病24~48小时起有发热,体温38℃左右,由于坏死组织吸收引起,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
4.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
A.安静坐位或半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B.吸氧
C.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术
D.陪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
E.肌肉注射吗啡
参考答案:A
5.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为
A.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B.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期前收缩
D.心房颤动
E.室上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A
解析:
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等。
6.急性心梗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哪项不妥
A.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B.发生室颤应立刻实施电复律
C.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
D.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可安装人工起搏器
E.发生房颤伴室率快可用洋地黄制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心梗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发生室颤时立即实施电复律;对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严重者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7.某患者,男性,公司经理,48岁,因明显胸部闷痛3小时入院,检查心电图发现胸前导联均有ST段抬高现象,这时最应作哪种酶检查来协助诊断
A.肌酸磷酸肌酶(CPK)
B.碱性磷酸酶(AKP)
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D.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其中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为心肌所特有,故具特征性。
8.黄先生,冠心病病人,日常活动即心悸、气急。应指导其
A.绝对卧床休息
B.活动不受限制
C.活动照常,增加午休
D.起床稍事活动,增加间歇休息
E.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
参考答案:D
解析:
冠心病病人日常活动即心悸、气急为心功能二级,可起床稍事活动,但须增加间歇休息。
9.典型心绞痛不发生于
A.卧床时
B.寒冷时
C.情绪激动时
D.饱餐时
E.吸烟时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脉不能相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而产生心绞痛。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是其发生的诱因。
10.急性心肌梗死第二周患者活动量是
A.从事少量活动,活动量不要大
B.床上肢体活动,不可下床
C.床上坐起,床边略活动
D.较大活动量的锻炼
E.绝对卧床,限制探视
参考答案:C
编辑推荐:
更多关注:201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间 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护士资格考试培训 考试教材
(责任编辑:x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