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第四章: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1/8 11:00:5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导航

(2)井点降水施工。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之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这样,可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也可防止流沙发生,土方边坡也可陡一些,从而减少了挖方量。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井点降水的方法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等,按照表4.1.1选择。

1)轻型井点。

①轻型井点构造。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人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见图4.1.5)。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并回填土为止。

井点管是用直径38mm或51mm、长5?7m的钢管,管下端配有滤管。集水总管常用直径100?127mm的钢管,每节长4m,一般每隔0.8或1.2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抽水设备由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汽分离器等组成。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的总管长度,一般为100?120m。

②轻型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的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轻型井点可采用单排布置[图4.1.6(a)]、双排布置[图4.1.6(b)]以及环形布置[图4.1.6(c)];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图4.1.6(d)]

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的情况。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图4.1.6(a)]6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

③轻型井点施工。轻型井点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井点系统安装与使用。井点施工前,应认真检查井点设备、施工用具、砂滤料规格和数量、水源、电源等准备工作情况。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以便泥浆水的排放。为检查降水效果,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置水位观测孔。

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是:挖井点沟槽、铺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井点系统施工时,各工序间应紧密衔接,以保证施工质量。各部件连接头均应安装严密,以防止接头漏气,影响降水效果。弯联管宜采用软管,以便于井点安装,减少可能漏气的部位,避免因井点管沉陷而造成管件损坏。南方地区可用透明的塑料软管。便于直接观察井点抽水状况,北方寒冷地区宜采用橡胶软管。

井点管沉设一般可按现场条件及土层情况选用下列方法:用冲水管冲孔后,沉设井点管;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下套管式冲枪水冲法或振动水冲法成孔后沉设井点管。

在亚黏土、轻亚黏土等土层中用冲水管冲孔时,也可同时装设压缩空气冲气管辅助冲孔,以提高效率,减少用水量。在淤泥质黏土中冲孔时,也可使用加重钻杆,提高成孔速度。用套管式冲枪水冲法成孔质量好,但速度较慢。

井点管沉设当采用冲水管冲孔方法进行,可分为冲孔(图4.1.7a)与沉管(图4.1.7b)两个过程。冲孔时,先用起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则边冲边沉。冲管采用直径为50?70mm的钢管,长度比井点管长1.5m左右。冲管下端装有圆锥形冲嘴;在冲嘴的圆锥面上钻有三个喷水小孔,各孔间焊有三角形立翼,以辅助冲水时扰动土层,便于冲管下沉。冲孔所需的水压。根据土质不同,一般为0.6?1.2MPa。冲孔时应注意冲管垂直,插人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层松动。冲孔孔径不应小于300mm,并保持垂直,上下一致,使滤管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以上。以保证滤管埋设深度,并防止被井孔中的沉淀泥沙所淤塞。

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紧接着就灌填砂滤料,以防止坍孔。砂滤料的灌填质量是保证井点管施工质量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井点要位于冲孔中央,使砂滤层厚度均匀一致,砂滤层厚度达100mm;要用干净粗砂灌填,并填至滤管顶以上1.0?1.5m,以保证水流畅通。

(责任编辑:zyc)

6页,当前第3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