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2题,共22分,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
36 [简答题]
东大公司为一家以生产家电产品为主的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拥有A和B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两种产品可以单独对外销售,两条生产线组成了两个资产组。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出现了减值迹象,在2015年12月31日对这两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有关资料如下:
(1)A生产线原值为7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至2015年12月31日已使用2年,已计提折旧1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经对A生产线(包含总部资产)剩余8年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计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774万元;但东大公司无法合理预计A生产线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
(2)B生产线原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至2015年12月31日已使用4年,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4年,已计提折旧1200万元,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经对B生产线(包含总部资产)剩余4年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计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320万元;东大公司预计B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为1260万元。
(3)东大公司的总部有一栋办公楼,原值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9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预计剩余使用年限20年。该办公楼用于公司A、B两条生产线的生产及销售产品的行政管理。
假设总部办公楼能够按照各资产组账面价值的相对比例进行合理分摊,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填列“2015年12月31日资产组减值测试表”。
2015年12月31日资产组减值测试表
项目 A资产组(万元) B资产组(万元) 合计(万元)
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各资产组剩余使用寿命
按使用寿命计算的权重
加权计算后的账面价值
总部资产分摊比例
总部资产账面价值分摊到各资产组的金额
包括分摊的总部资产账面价值部分的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2)根据“2015年12月31日资产组减值测试表”,分别计算A生产线、B生产线和总部办公楼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金额用万元表示)
参考解析:
(1) 2015年12月31日资产组减值测试表
A资产组(万元) B资产组(万元) 合计(万元)
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600 1200 1800
各资产组剩余使用寿命 8 4
按使用寿命计算的权重 2 1
加权计算后的账面价值 1200 1200 2400
总部资产分摊比例 50% 50% 100%
总部资产账面价值分摊到各资产组的金额 300 300 600
包括分摊的总部资产账面价值部分的各资产组账面价值 900 1500 2400
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774 1320 2094
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 126 180 306
(2)①A生产线应计提减值准备=126×(600/900)=84(万元);
A资产组计提减值应当由总部办公楼负担部分=126×(300/900)=42(万元)。
②B生产线应计提减值准备=180×(1200/1500)=144(万元);
B资产组计提减值应当由总部办公楼负担部分=180×(300/1500)=36(万元)。
③办公楼应计提减值准备=42+36=78(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6(126+18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A生产线 84
——B生产线 144
——办公楼 78
37 [简答题]
A公司2014年至2015年发生如下投资业务,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14年1月2日发行股票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5元)从B公司原股东处取得B公司40%股权,能够对B公司实施重大影响。A公司另支付承销商佣金100万元。
(2)2014年1月2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假定B公司除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投资时点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3)2014年12月5日,A公司向B公司出售一批存货。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售价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至2014年12月31日,B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出售60%。
(4)2014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1028万元,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使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20万元,接受其他股东捐赠现金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5)2015年1月2日,A公司出售30%的B公司股权,收到4300万元存入银行。剩余10%的B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435万元。出售部分股权后,A公司对B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将剩余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6)2015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92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A公司于当年收到该现金股利。
(7)2015年12月31日,对B公司剩余10%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535万元。
假定:(1)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1)编制A公司2014年1月2日取得B公司40%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2014年对B公司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3)编制A公司2015年1月2日出售30%的B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及剩余10%的B公司股权投资转换的会计分录。
(4)编制A公司2015年对8公司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参考解析:
(1)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0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13000×40%-5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2)2014年B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028-(500-400)+5-(100-80)×(1-60%)=1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1000×40%)
贷:投资收益 400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48(120×40%)
贷:其他综合收益 48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60(150×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
(3) 借:银行存款 4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900(5200×3/4)
——损益调整 300(400×3/4)
——其他综合收益 36(48×3/4)
——其他权益变动 45(60×3/4)
投资收益 19
借:其他综合收益 48
贷:投资收益 48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
贷:投资收益 6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435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300(5200× 1/4)
——损益调整 100(400×1/4)
——其他综合收益 12(48×1/4)
——其他权益变动 15(60× 1/4)
投资收益 8
(4)借:应收股利 50(500×10%)
贷:投资收益 50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股利 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