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六:gis数据质量保证
1 地理数据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
1.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的统一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只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数据的维护、分析、更新和利用。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基础地理数据应遵从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数据模型、投影、表达方式等,不同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对于同一地理对象的描述要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时态3个维度的有机集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制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已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的生产、认定和使用。此外,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基础地理数据生产和建库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该遵循的技术依据。
2.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1)数据质量控制内容
(1)空间位置精度:主要是数学基础、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
(2)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描述空间数据的属性项定义(包括名称、类型、长度等)必须正确,属性表中各数据项的属性取值及其单位不得有异常;标识码是区分和标志空间实体的依据,必须唯一有效、不重复;空间数据与描述它的属性数据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必须正确,也即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必须具有正确的相关性,具有一个以上属性表时,各属性表之间的相关性和映射关系应当正确描述和建立。
(3)空间关系的质量控制:空间实体点、线、面之间的组合表达了实体间拓扑关系的相邻性、连续性、闭合性、包含性、一致性等关系,是基础地理数据处理分析的依据。
2)质量控制技术方法
质量控制技术可分为两类:①设法减少和消除误差及错误的实用技术与步骤;②提交成果(数据入库)之前对所完成工作的检查,以进一步发现和改正错误。由此可以看出,数据质量控制分成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
3)基于拓扑关系规则的数据检查
拓扑关系规则是新增加的一类,可作用于同一要素数据集中的不同要素类或者同一要素类中的不同要素。用户可以指定空间数据必须满足的拓扑关系约束,例如,要素之间的相邻关系、连接关系、覆盖关系、相交关系、重叠关系等。